您所在的位置: 华亿体育 -  新闻公司新闻

东江南支流港湾大桥完成“地锚”转“自锚”体系转换

发布时间:2021-09-07来源:中交二航
【字体: 分享:

 9月5日,随着主桥上部结构临时拉索最后一级放张完成,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东莞东江南支流港湾大桥(以下简称“港湾大桥”)完成由“地锚”转为“自锚”的施工体系转换。至此,港湾大桥主桥上部结构体系转换正式完成,标志着项目团队攻克了大桥技术难度最大、安全风险最高的施工环节。

港湾大桥位于东莞市沙田镇,是跨越东江南支流、连接沙田镇阇西村与坭洲岛的重要通道,全长2.922公里,双向6车道,主桥为主跨320米的五跨双塔钢箱梁自锚式悬索桥,主塔高117米。大桥为目前国内最大跨径“先缆后梁”自锚式悬索桥,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“永临结合地锚转自锚”的新工艺、新技术。

DJI_0683.jpg

传统自锚式悬索桥施工,一般先搭设临时支架,安装主梁,再架设主缆,最后形成自锚体系。但港湾大桥跨越东江南支流,航道繁忙,搭设临时支架无法满足海事通航宽度要求,危险性极高。项目团队创新工艺,先架设主缆,以引桥下部结构为基础设置临时锚碇,通过16根临时拉索将临时锚碇与主梁锚固段进行连接,传递水平力,实现自锚式悬索桥“地锚式”施工。

由于自锚式悬索桥“先缆后梁”工艺鲜有经验可循,体系转换复杂且难度大。本次体系转换共分为钢箱梁温度伸缩缝焊接、临时固结解除和临时拉索放张三个步骤,面临伸缩缝受温度影响大、临时拉索受力大、张拉千斤顶同步性要求高、工序衔接紧等难题。

DJI_0700.jpg

项目部提前半个月对天气情况统计分析,寻找温度起伏小的焊接作业窗口期,在一个晚上时间完成钢箱梁打底焊接及填充焊接。钢箱梁吊装完成后,单侧临时拉索受力高达5000吨,需分为13级放张,对临时拉索强度及临时锚碇稳定性带来严峻考验,项目部第一时间进行辅助墩临时固结解除,配置16台650吨级千斤顶,消除了主缆与临时拉索间的不平衡水平力。由于温度伸缩缝焊接、临时固结解除、临时拉索放张需短时间内连续完成,时间紧、任务重,项目部精心组织